編輯:Admin 來源:陜西九江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 2022-09-23 瀏覽量:1123
在如今的建筑生產領域,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就是“安全”,當你走進某個建筑工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安全生產標語。它們作為企業安全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給活動在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一種溫馨提示,但從實際的管理效果來看,結果往往沒有表面看起來那樣放心。在一些施工現場實際的安全管理狀況和宣傳標語還有一段距離,并沒有將安全管理真正落到實處。
在安全生產受到國家法律約束的今天,對于建筑施工項目的安全管理越來越趨于精細化、標準化,對于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等內容可謂是面面俱到。然而一種不理想的狀態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針仍然只停留在口頭上,很難具體執行到位。就拿施工現場安全內業資料中的安全教育來說,新《安全生產法》中明確規定,生產作業人員在上崗前必須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并且要經過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按照這項規定,項目管理人員在編制項目層級的安全管理制度時,應把教育培訓的具體內容和計劃列入其中,可是在實際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常會發現這項內容并沒有按照計劃執行,亦或者出現具體的內容與現場實際情況不符的現象,指導性和針對性不強。
分析其產生的具體原因,有主觀行為,也有客觀因素。主觀因素是建筑工地是一個流動場所,經常會因為過程中的動態更新不及時、不到位,達不到制度中設定的目標和預期的效果。客觀因素是施工現場作業工人主要農民工組成,文化程度和綜合素質普遍較低,意識不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安全教育的執行較為困難,安全教育的效果也不好。除此之外,作業人員流動性非常大,對于全面覆蓋進行安全教育也是一個考驗,需要在制度保障層面給予具體支持。
現今的工程施工管理目標,有一定比例都在倡導創建“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政府監督主管部門以考核評比的方式來激勵該項工作,同樣是為了降低安全風險,促進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的建設,提升整體安全生產管控水平,這就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本質安全理論來講,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那么為什么在現實中仍有事故在發生?通過事故案例我們可以總結出答案,那就是對安全管理缺乏執行力,在動態的安全管理過程中,沒有將制度、規定、標準、方案、措施等嚴格執行下去,對于安全管理的各項內容沒有落地生根,在執行落地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問題。
習總書記說過:“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在項目的施工建設過程中,能夠在紅線面前剎住車,讓執行力成為安全生產管理的源動力,才有助于建設項目的安全基礎牢固。
陜西九江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