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聚力推進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以“穩總量、調結構、補短板、增效益、防風險”為總基調,從2024年西安市投資項目計劃中,重點圍繞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兩新一重”、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等領域,安排市級重點建設項目350個,總投資1.71萬億元,年度投資2337.75億元,其中289個項目在建。
我市二季度集中開工44個項目,總投資260.7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6.09億元。這批項目涵蓋了創新驅動和先進制造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社會事業和文化旅游業、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
產業項目占比高 鍛強產業鏈
此次開工的44個項目中,產業項目占比較高。其中,創新驅動和先進制造業項目18個,總投資111.0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8.59億元,如:高新區5G數字化工廠及科創研發大樓項目、高新區克林斯曼高性能低碳材料生產研發基地項目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項目4個,總投資12.7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億元,如:經開區自動駕駛線控底盤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高陵區融豪工業城三期(二標段)項目等。
上述項目中,高陵區融豪工業城三期(二標段)項目主要建設8棟標準化廠房,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2.3億元,同時將為陜汽、吉利等汽車制造產業鏈和航空產業鏈提供配件服務,從源頭緩解配件輸入壓力。
此外,閻良區(航空基地)高精度精密合金箔材項目建成后可年生產精密合金箔材8000噸以上,新增產值8億元,依托航空基地產業集群發展優勢,與20余家航空企業形成上下游配套產業鏈條,有利于區內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
這些項目科技含量高、帶動效應強,將有效促進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不斷優化全市產業結構。
投資體量大 畝均產值高
此次開工的項目中,有多個項目投資體量大,預計畝均產值較高。例如高新區5G數字化工廠及科創研發大樓項目以逆變器、柔性直流等電力電子設備研發、生產、銷售為主,通過技術創新,快速實現降本增效,項目總投資24.77億元,畝均投資2607萬元,預計畝均產值6316萬元,將發展以新能源產業的逆變器產品為核心的電力電子高端裝備制造業。
雁塔區斯瑞新材科技產業園建設項目聚焦于銅基合金材料及制品的研發制造,總投資8.2億元,畝均投資845萬元,預計畝均產值1144萬元;高陵區優露清企業總部建設項目將整合西北日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總投資5.6億元,畝均投資767萬元,預計畝均產值將達到1369萬元。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除了聚焦產業發展外,此次開工的項目還涉及城市建設及民生保障方面,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其中,社會事業和文化旅游項目12個,總投資69.1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7.13億元,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校區未來信息科技創新研究大樓項目、周至縣體育場及全民健身中心建設項目等。周至縣體育場及全民健身中心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室外體育場和全民健身中心兩部分,室外體育場包含11人制標準足球場、400米標準跑道等田徑運動場地及附屬用房,全民健身中心包括健身、游泳、球類運動場館等,將為周至縣群眾開展體育活動創造良好條件。
此外,還有現代服務業項目2個,總投資35.6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6億元,如:西安地鐵5號線和平車輛段綜合開發項目、西咸空港海關特殊監管區(二期)開發運營項目。
重大基礎設施推進項目6個,總投資6.0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08億元,如:西安滈河330千伏變電站110千伏送出二期工程、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鐵路口岸關鐵優化提升項目等。
生態環境改善項目2個,總投資26.0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69億元,如:西安市第九污水處理廠四期技改工程、涇河新城第一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將推動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增強城市承載能力和支撐帶動能力,進一步補齊區域民生保障領域短板。
二季度是項目施工的黃金季,是全年經濟發展的關鍵期。以高質量項目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這些項目將大力助推全市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城市功能品質提升,有力帶動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
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本公眾平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平臺對文章進行刪除。
免責聲明:來源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存在版權爭議,請及時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處理。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