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Admin 來源:陜西九江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 2024-05-16 瀏覽量:510
隨著時代更迭及社會發展,古建筑不斷顯露出其脆弱性。據統計,近十年來,已有大小38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出現火情或發生火災事故,許多重要文保建筑受到嚴重損毀。
2014年1月11日,中國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獨克宗古城發生火災,過火面積近百畝,燒毀房屋242棟,有著1300年歷史的古城核心區變成廢墟;2015年1月3日,擁有600多年歷史的云南省大理州拱辰樓遭受火災,燒毀面積約765平方米,600多年歷史古跡全被燒毀;2024年5月2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大禮堂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4000平方米,有著93年歷史的大禮堂變成廢墟。這些火災的發生讓我們深深認識到,文保建筑消防安全亟須強化。
文保建筑多為磚木結構,耐火等級低,傳統消防措施難以滿足現有規范,增加現代消防設施又難免損傷建筑原生形態,所以發生火災極易造成建筑物主體結構的坍塌。文保建筑發生火災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和人為因素。其中自然火災包括建筑自身電氣老化、周圍商業和居民外來火災威脅、雷擊起火等;人為火災包括火源使用疏忽、管理脫節、消防設施不完善等。
強化文保建筑消防安全,首先要從人的組織和管理上做好防范,加強日常巡查,對進入文物場所的各種設備、材料、器械要嚴格檢查和維護,經常性地組織消防演練,讓所有人員掌握撲救初起火災的技能技巧,才能在危險發生時臨陣不亂。其次要對周邊環境加強清理,為文保建筑預留必要的消防通道和隔離空間,要在高聳古建筑周邊增加引雷塔等,不僅要避免自身火災,還要避免外來火災的威脅。再次是重視電路系統的安全性,要定期檢查電路,按規定在負荷范圍內使用合格用電設備。最后是在文保建筑修繕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全員參與的火災防范工作,評估火災發生風險因素、編制風險清單、制定應對措施、開展消防演練和考核、針對隱患的檢查和整改落實等工作必不可少。
加強文保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是全民、全社會的歷史責任。我們要以新的認識、新的理念、新的消防科學技術成果和嚴格規范的管理來積極面對當前嚴峻的文保建筑消防安全形勢。
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本公眾平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平臺對文章進行刪除。
免責聲明:來源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存在版權爭議,請及時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處理。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