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固廢
渭河西安段沿岸將啟動智能化監管
我市將通過設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所,實現工業固體廢物全過程可追溯。力爭到2025年,實現固廢相關企業申報登記全覆蓋。
加快工業綠色發展。到2025年,力爭創建國家和省級綠色工廠累計達到60家以上,讓循環化改造的工業園區占比達到100%。
推進工業低碳轉型,助力碳中和目標達成。到2025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9%。
通過建設工業固廢信息化監管系統,建立一般工業固廢“產生—轉運—處置/利用”全過程的“物聯網+”收處模式,實現企業產廢數據信息溯源。在黃河流域渭河干流及主要支流西安段沿岸、工業園區、街道開展工業固體廢物智能化監管,嚴厲打擊一般工業固廢非法傾倒。
農業農村
全面提升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我市將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全面提升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到2025年,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數量不少于22種。推進農藥減量行動;制定出臺農藥包裝相關政策制度;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理體系。
到2025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深化“廁所革命”,到2025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9%以上,廁所糞污基本得到無害化處理。
生活源
打造“綠色餐廳”“綠色商貿”“無廢社區”
我市將完善收集轉運設施,提高生活垃圾回收效率,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包括城市和農村)清運量預計達到440萬噸。
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建設,我市將推動投放點棚亭化改造,提升分類投放準確率。力爭到2025年,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70%。
拓寬大件垃圾收運宣傳渠道,實行網格化管理,合理布局大件垃圾暫時堆放點。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多點打造“無廢城市細胞”工程,我市將把“無廢城市”建設理念融入綠色家園創建系列活動,通過政府帶頭、群眾參與的形式,打造“綠色機關”“綠色餐廳”“綠色商貿”“無廢社區”等多領域的“無廢城市細胞”,從消費端、行為端構建多元“無廢模式”。到2025年,累計新增各類“無廢細胞”項目200個以上。
推進綠色包裝技術應用,健全綠色循環物流體系。到2025年,快遞綠色包裝使用率達到50%。
統籌解決市政污泥增量問題。到2025年,建成污泥處置廠10座,實現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穩定達到95%以上,污泥處置規模達到0.4萬噸/日,確保與污水處理能力相匹配,做到日產日清。
通過建立塑料污染多元共治體系,我市將加強塑料制品生產、銷售和使用過程監管,禁止超薄購物袋的生產銷售,開展渭河(西安段)等主要河流塑料垃圾清理行動,建立長效機制。
建筑垃圾
開展偷倒亂倒問題綜合整治
推進綠色建筑建設。我市將在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鼓勵建設星級綠色建筑。
加快裝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建設,發展建筑節能技術。鼓勵可再生能源應用,重點在日照條件較好且有較穩定熱水需求的建筑中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
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通過工程回填、土地平整、河道治理、堆山造景、復耕還田等多種方式綜合利用工程渣土。
持續強化建筑垃圾違規亂象治理。重點關注基本農田、鐵路公路兩側、河道及兩側、秦嶺保護區、城鄉接合部等重點敏感區域,開展建筑垃圾偷倒亂倒問題綜合整治。
危廢
建設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
我市將落實危險廢物源頭防控措施,推進產廢企業清潔生產。完善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清單,加快生活源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點建設。針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實驗室等產生危險廢物數量少、種類多、成分復雜的情況,探索建立實驗室廢物收集體系。
建立危險廢物部門聯動機制,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提升環境違法成本。廣泛宣傳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等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
我市將建立覆蓋全區域、全流程、全種類的危廢智慧化、智能化監管體系,推進建設西安市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
發揮科教基地資源
依托知名高校 創建“無廢高?!?/span>
我市將引導各開發區的工業園區、大型企業集團建設“無廢園區”“無廢工廠”。
發揮西安科教基地資源,依托西北工業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創建“無廢高?!?。
推進實施“無廢物流”工程;深入推進西安—咸陽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發展,建立跨市轉移危險廢物電子聯單運輸軌跡監管制度,實時監控運行軌跡,共同應對危險廢物跨界污染事件。
小tips
什么是“無廢城市”?
2022年4月24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西安市通過前期申報,成功入選?!盁o廢”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實現資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